Saturday, May 23, 2015

大马华教(二)--计算机课有那么重要吗?

孔子提倡了有教无类,然而在其为学四等第中却又把学生分为四大类,其曰:「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」。他指出,人生下来就知道的,是上等资质的人。经过学习而知道的,是次一等资质的人。经过困顿才学会的,是更次一等的。经过困顿后却怠惰不学习的,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!因此最后提出了一个结论--叫因才适教

人因悟性不同而有不同层次的学习态度体现。「生而知之者」觉者圣人先知先觉的境界,是一般人所望尘莫及的。「学而知之者」体现的是透过稳健学习仍能渐悟出一番道理。而「困而学之」乃所谓「中士」,学也行不学也行,意志不够坚定,因此常等到阻碍连连才体悟学习的重要。「困而不学」者就是所谓「下士」了,此等人不相信学习,也不愿学习,即使遇到阻碍,还像井底之蛙一般沾沾自喜,庸庸碌碌终其一生,而不知生命所为何来?岂不悲哀?

第一类(2%)和第四类(10%)的人不多,大部分的人都属第二类或第三类。马来西亚的华教百年来没有任何进步,一致围在第一类和第二类学生作教学,忽略了第三和第四类,当然谈不上什么「因才适教」。尤其是第三类,他们一路走来非常辛苦,尤其是找不到一个能关心和细心的老师。而第四类学生更找不到特殊教育人材来教导,或寻求专业治疗。虽然计算机是未来不可或缺的工具,提早学会使用计算机,对将来学习也有所帮忙,但对象小学学生而言却不是那么重要,因为比起计算机,有更为重要的课要学,因为这些课程过了时间(年龄)就找不回来的。身为信息科技专才的我,认为如果小学学生要学计算机,只适合第一类「生而知之者」,和部分第二类「学而知之者」(如果他们有兴趣)。第三类和第四类学生应该着重于脑力开发,人际开发,潜能开发,创意培养等课程,而不是计算机课。


以往星期六都属于课外活动时间,而体能训练是唯一被考虑的课程,但脑力和智力的训练,对第三和第四类幼儿而言更为重要,因为有部份幼儿的脑部发展较为缓慢,音乐刺激,和的光刺激,及静坐冥想等,对这些学生才有帮忙。不然这些学生(第四类)上课不是在睡觉(发育迟缓),就是下课喧闹(过动)。

No comments: